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康复技术(7206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专业类别 | 就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 |
医药卫生类 | 康复技术 康复保健 |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资格证书.国家卫生部 康复保健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康复理疗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以“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为宗旨,以“就业与升学”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良好职业素质,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残联及民政系统康复机构等,培养从事临床康复、社区康复和养老机构康复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并为高职院校输送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
(二)培养规格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观念,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
(3).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法规和企业事单位规章制度。
(4).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将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大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5).具有终生学习理念和不断创新精神。
(6).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
(7).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能与康复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周到的康复服务。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了解康复技术专业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理疗的基本知识,具有规范的物理疗法操作能力。
(3).掌握运动治疗的基本知识,具有规范的运动疗法操作能力
(4).早握作业治疗的基本知识,具有规范的作业疗法操作能力。
(5).熟悉言语治疗的基本知识,具有规范的言语疗法的操作能力。
(6).熟悉康复工程相关的基本知识,具有规范的操作能力。
(7).熟悉中国传统康复治疗的基本知识,具有规范的操作能力。
(8).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与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专业交流。
(9).具有对康复对象进行健康宣传,康复指导的能力。
(10).具有对各种康复治疗室及设施进行初步管理的能力,能对常用康复器械和设备进行简单养护与常见故障排除。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训实习。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思想政治(144学时 8学分)
德育课程包括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为必修课程,前四个学期每个学期安排一门课程,每门课程安排36学时。
(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2)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4)哲学与人生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2.语文(144学时 8学分)
中等护理专业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及文化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护理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日常生活和护理病案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国学经典文言文和医古文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护理职业生涯的发展。
3.数学(144学时 8学分)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4.英语(144学时 8学分)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体育与健康(144学时 8学分)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6.信息技术(108学时 6学分)
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护理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卫生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7.化学(81学时 4.5学分)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护理专业必需的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等化学基础知识,为护理专业的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指导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与护理工作有关的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8.历史(72学时4学分)
本书为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由教育部教材局与职成司组织编写。全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以价值观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通识性教育与职教特色相结合、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为基本思路。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从课程性质与任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方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精心进行研制。
9.艺术(36学时 2学分)
公共艺术(音乐篇 第二版)》基础模块主要内容包括聆听与感悟、美妙的歌声、璀璨的器乐;拓展模块主要内容包括舞蹈的魅力、走近戏剧。每个单元包括名人堂、艺术小辞典等栏目,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鉴赏水平。
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特点。通过富有时代感的名曲佳作、使学生学习音乐、舞蹈和戏剧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了解其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分析音乐、舞蹈、戏剧与生活、社会、文化、情感以及其他艺术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音乐、舞蹈和戏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品质的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升生活品质。
10.公共选修课程
(1)医学心理学(36学时 2学分)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将心理学与医学紧密相连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诊断和治疗等技术为临床服务,进一步改进疾病的防治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
(2)实用卫生法规(36学时2学分)
教学计划和课程目标紧密结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点,同时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在教材正文中插入考点链接和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的案例分析,并将理论阐述、问题思考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突出了实用、简明、合理、新颖的特点,每章结尾安排了与考点相呼应的综合测试。
(二)专业(技能)课程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将护理专业课程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1.专业核心模块
(1)解剖学基础(108学时 6学分)
通过系统解剖学基础知识讲授及标本、模具的观察,使学生掌握组成人体各系统每个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结构,了解其功能;通过组织胚胎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及显微镜下微细结构的观察,使学生熟悉细胞和各类组织的微细结构,了解人体发生、发育和生长的基本过程,为后续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正常形态学基础。
(2)生理学基础(36学时 2学分)
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熟悉影响各种生命活动的主要因素,为学生临床学科的学习和从事基层疾病防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临床医学概要(144学时 8学分)
主要内容是临床医学基础和临床常见基本的概况和治疗要点。旨在使学生能对临床常见疾病有概要性认识,更好地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证及不良反应,为今后从事药剂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4)康复评定技术(72学时 4学分)
了解康复评定目的、常用评定工具和仪器的基本性能及使用方法,掌握康复功能评定的基本内容。能为患者实施康复功能评定操作,会分析康复功能评定所得的结果。
(5)理疗(72学时 4学分)
了解各种常用物理因子作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各种常用物理因子疗法适应证、禁忌证。能正确为患者进行电疗、光疗、超声波疗法、热疗、磁疗、冷疗、水疗、生物反馈等物理因子治疗。会操作各种常用理疗仪器,按照理疗处方执行理疗操作。
(6)运动疗法(72学时 4学分)
了解各种运动疗法的作用机理。掌握常用运动疗法操作要点。能为患者进行各种牵伸手法治疗、关节松动术治疗、牵引术治疗;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和肌张力训练、有氧训练、呼吸训练、放松训练、平衡与协调训练、转移训练、站立和步行训练等。会合理运用运动治疗技术和仪器设备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7)作业疗法(54学时 3学分)
了解作业疗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掌握治疗性作业活动、日常活动能力的训练、感觉障碍的训练、认知及知觉能力的训练、辅助技术等常用作业疗法的基本知识。能指导患者正确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会合理运用作业治疗仪器设备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8)言语疗法(72学时 4学分)
了解言语疗法的基本知识。掌握失语症、构音障碍和听力语言障碍的基本知识和治疗原则。能对失语症、构音障碍和听力语言障碍患者进行功能评定和功能训练。会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及助听器选配。
(9)中国传统康复疗法(90学时5学分)
了解中国传统康复疗法的基本理论、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掌握经络、腧穴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常用腧穴、主治和常用的推拿手法分类和适应证选择。能利用指量取穴法、自然标志取穴法和简便取穴法进行腧穴的定位。会为患者实施针灸、推拿等中国传统康复疗法。
(10)康复工程(36学时2学分)
了解康复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假肢、矫形器、自助器具和助行器具的选择原则。能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假肢和助行器具。会为患者正确选择自助器具和制作矫形器具。
(11)常见疾病康复(72学时 4学分)
内容包括绪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康复、骨关节系统疾病患者的康复、心肺疾病患者的康复、代谢性疾病患者的康复、儿童疾病患者的康复、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烧伤患者的康复、常见病症患者的康复。书中穿插大量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字资源,各章节配以自测题、知识链接和视频以方便师生使用,可以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1)社区康复(72学时 4学分)
社区康复管理模块是在总结中国社区康复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康复服务模块完全按照中国残疾分类标准和社区康复工作任务选取教材内容。此外,还编写了实训指导、学习指导及习题集,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
(2)康复医学概论(36学时 2学分)
全书共设九章,分别介绍了康复和康复医学的概念、内容、地位、作用、流程、基本原则、服务方式、工作方法、人员职责、康复机构设置和常用设备及管理规范。本教材还特别强调了残疾概念、功能障碍,介绍了康复伦理问题。书中第九章增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以期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尽早增强职业规划意识,自觉提高职业素养,不断提高自身职业品质。
(3)病理学基础(36学时 2学分)
通过系统讲授病理学总论,使学生具备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基本病理变化的能力;通过系统讲授病理学各论,使学生具备分析各系统不同组织和器官疾病特殊规律的能力,能准确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护理及预后,为学生将来学习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4)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36学时 2学分)
通过系统讲授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和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室检查和防治原则等,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能熟悉常见的免疫现象及免疫性疾病,掌握主要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室检查和防治原则,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建立无菌观念,树立预防医学的基本理念,为将来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积累必要的知识。
(5)药物学基础(72学时4学分)
药物学基础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作用及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临床及护理工作所必需的药理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以后学习相关岗位知识和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岗位知识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
(6)中医学基础(72学时 4学分)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知道中医护理发展概况、中医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疾病、辨识证候的实用技能,熟悉常用的中医术语,学会常用中医治疗方法。
(三)、实训实习
1. 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为强化技能训练、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等而开设的综合性实训项目。主要内容如:阶段性医院见习、毕业实习前的综合实训、执业资格考试要求的实践技能训练等。
2.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同时,保证实习岗位与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一致。
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共 40 周。实习医院原则上安排在县级以上教学医院和综合性医院,轮流实习的主要科室包括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16周、理疗科2周、针灸推拿科8周、内科6周、外科6周、医学影像科2周。通过实习,让学生掌握康复技术专业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操作,能规范地进行各种康复疗法的操作。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 课程类型 | 课 程 | 学时与学分 | 各学期周学时安排 | ||||||
学时 | 学分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 学期 | 第四 学期 | 第五 学期 | 第六 学期 | |||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 必 修 课 程 | 思想政治-职业生涯规划 | 36 | 2 | 2 |
|
|
|
|
|
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律 | 36 | 2 |
| 2 |
|
|
|
| ||
思想政治-经济政治与社会 | 36 | 2 |
|
| 2 |
|
|
| ||
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 | 36 | 2 |
|
|
| 2 |
|
| ||
语文 | 144 | 8 | 2 | 2 | 2 | 2 |
|
| ||
数学 | 144 | 8 | 2 | 2 | 2 | 2 |
|
| ||
外语 | 144 | 8 | 2 | 2 | 2 | 2 |
|
| ||
信息技术 | 108 | 6 | 3 | 3 |
|
|
|
| ||
体育与健康 | 144 | 8 | 2 | 2 | 2 | 2 |
|
| ||
化学 | 81 | 4.5 | 2.5 | 2 |
|
|
|
| ||
历史 | 72 | 4 | 2 | 2 |
|
|
|
| ||
艺术 | 36 | 2 | 1 | 1 |
|
|
|
| ||
必修课程学时学分 | 1017 | 56.5 | 占总学时数的比例:( 30.70%) | |||||||
医学心理学 | 36 | 2 | 2 |
|
|
|
|
| ||
实用卫生法规 | 36 | 2 | 2 |
|
|
|
|
| ||
选修课程学时学分 | 72 | 4 | 占总学时数的比例:(2.17%) | |||||||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学分 | 1089 | 60.5 | 占总学时数的比例:( 32.87%) | |||||||
专 业(技能)课 程 |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 解剖学基础 | 108 | 6 | 6 |
|
|
|
|
|
生理学 | 36 | 2 | 2 |
|
|
|
|
| ||
临床医学概要 | 144 | 8 |
| 2 | 6 |
|
|
| ||
康复评定技术 | 72 | 4 |
| 4 |
|
|
|
| ||
理疗 | 72 | 4 |
|
| 4 |
|
|
| ||
运动疗法 | 72 | 4 |
|
|
| 4 |
|
| ||
作业疗法 | 54 | 3 |
|
|
| 3 |
|
| ||
言语疗法 | 72 | 4 |
|
| 4 |
|
|
| ||
中国传统康复疗法 | 90 | 5 |
| 2 | 3 |
|
|
| ||
康复工程 | 36 | 2 |
|
| 2 |
|
|
| ||
常见疾病康复 | 144 | 8 |
|
|
| 8 |
|
| ||
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学分 | 900 | 50 | 占总学时数的比例:( 27.17% ) | |||||||
专 业 选 修 课 程 | 社区康复 | 72 | 4 |
|
|
| 4 |
|
| |
康复医学概论 | 36 | 2 |
|
| 2 |
|
|
| ||
病理学基础 | 36 | 2 | 2 |
|
|
|
|
| ||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 36 | 2 | 2 |
|
|
|
|
| ||
药物学基础 | 72 | 4 |
| 4 |
|
|
|
| ||
中医学基础 | 72 | 4 |
| 4 |
|
|
|
| ||
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 | 324 | 18 | 占总学时数的比例:( 9.78% ) | |||||||
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学分 | 1224 | 68 | 占总学时数的比例:( 36.95% ) | |||||||
| 实 习 实 训 | 毕业实习 | 500 | 25 |
|
|
|
| 28 |
|
| 500 | 25 |
|
|
|
|
| 28 | ||
|
|
|
|
|
|
|
|
| ||
实习实训学时学分 | 1000 | 50 | 占总学时数的比例:( 30.18% ) | |||||||
职业技能鉴定 | 康复保健师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职业技能鉴定学分 |
| 2 |
|
|
|
|
|
| ||
社会实践 |
| 2 |
|
|
|
|
|
| ||
毕业考 |
| 2 |
|
|
|
|
|
| ||
总学时总学分 | 3313 | 186.5 |
|
|
|
|
|
| ||
周学时数统计 |
|
| 34.5 | 34 | 32 | 30 | 28 | 28 |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本校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人(20%),中级及以上专任教师24人(53.33%);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 “双师型”教师占35.56%;各专业配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1-2人。
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10人,均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职称4人(40%),中级及以上职称6人(60%),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学校教学及对专任教师的指导等专业建设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教学设施
1.教室
多媒体教室每个班级固定一间,示教室一间(共用),计算机实训室二间(共用)。
2.校内实训实习室
校内实训实习室必须具备康复评定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传统康复技术等实训室。实训实习室的建设应保障教学、贴近临床、共享共用。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训练技能 | 训练学时数 |
1 | 康复评定实训室 | 开设徒手肌力检查、关节活动度测量、平衡功能评定、肌张力评定等实训项目 | 30 |
2 | 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室 | 可进行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实训项目 | 80 |
3 | 传统康复技术实训室 | 可进行理疗等实训项目 | 30 |
4 | 生理实验室 | 血型测定,体温、血压测定 | 12 |
5 | 中医实训室 | 拔罐、针灸、推拿、刮痧等 | 22 |
6 | 药理学实验室 | 各类常用药物的兔子实验,及药理试验 | 18 |
7 | 人体解剖室 | 通过观看人体挂图、脏器模型、人体标本,掌握人体骨骼脏器的解剖结构,各大系统的生理功能 | 18 |
8 | 显微镜实验室 | 学会用显微镜观察样本,完成实验报告 | 12 |
9 | 临床实训室 | 心电图,模拟人心肺听诊,腹部触诊,全身体格检查,血压测定,血糖、尿糖测定等 | 20 |
3.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 单 位 | 合 作 方 式 | 时间安排 |
1 |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 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协议书 | 第三学年 |
2 | 莆田市第一医院 | 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协议书 | 第三学年 |
3 | 莆田市仙游县医院 | 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协议书 | 第三学年 |
4 | 莆田市荔城区医院 | 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协议书 | 第三学年 |
5 | 莆田市城厢区医院 | 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协议书 | 第三学年 |
6 | 莆田市涵江区医院 | 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协议书 | 第三学年 |
7 | 莆田市秀屿区医院 | 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协议书 | 第三学年 |
8 | 莆田平民医院 | 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协议书 | 第三学年 |
9 | 莆田高新医院 | 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协议书 | 第三学年 |
10 | 莆田盛兴医院 | 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协议书 | 第三学年 |
11 | 莆田协和医院 | 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协议书 | 第三学年 |
(三)教材资源
课 程 | 教材名称及主编 | 出版单位 |
思想政治 | 职业生涯规划(蒋乃平)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 | 职业道德与法律(朱力宇)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中国财经 |
思想政治 | 哲学与人生 | 高等教育 |
语文 | 语文(基础模块)(倪文锦) | 高等教育 |
数学 | 数学(基础模块)(李文全) | 高等教育 |
英语 | 英语(基础模块) | 高等教育 |
体育 | 体育与健康(郑厚成) | 高等教育 |
信息技术 | 计算机应用基础(周南岳) | 高等教育 |
艺术 | 艺术 | 高等教育 |
历史 | 历史 | 高等教育 |
艺术 | 公共艺术 | 高等教育 |
解剖生理学 | 解剖生理学(黄嫦斌, 9787117216623) | 人民卫生 |
临床医学概要 | 临床医学概工9787117216944(马建强) | 人民卫生 |
康复评定技术 | 康复评定技术9787117216708刘立席 | 人民卫生 |
理疗 | 理疗 | 人民卫生 |
运动疗法 | 运动疗法9787117216876田莉 | 人民卫生 |
作业疗法 | 作业疗法9787117216951孙晓莉 | 人民卫生 |
言语疗法 | 言语疗法9787117216937朱红莉 | 中国中医药 |
康复工程 | 康复工程 | 人民卫生 |
中国传统复疗法 | 中国传统复疗法9787117216920封银曼 | 人民卫生 |
常见疾病康复 | 常见疾病康复9787117216739郭华 | 人民卫生 |
药物学基础 | 药物学基础9787117199001姚宏 | 人民卫生 |
中医学基础 | 中医学基础9787117190329陈文松(高专) | 人民卫生 |
康复医学概论 | 康复医学概论978-7-117-04909李茂松 | 人民卫生 |
社区康复 | 社区康复 | 人民卫生 |
卫生法规 | 卫生法规9787566201249 | 人民卫生 |
(四)教学方法
1.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和教学资源,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公共基础课可以采用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利用集体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演讲竞赛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再教育奠定基础。
3.专业基础课程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方法,利用集体讲解、师生对话、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验、机构参观和医院见习等形式,配合实物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手段,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比较抽象的原理性知识,具备康复技术专业的基础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4.专业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可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组织教学,利用集体讲解、师生对话、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分组训练、综合实践、康复操作、医院见习等形式,配合实物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资源、仿真模拟软件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选修课程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和学校特色,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五)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注意吸纳家长、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评价,重视毕业生跟踪评价。
对学生进行职业综合能力评价,评价内容应涵盖情感态度、职业行为、知识点掌握、技能熟练程度和完成任务质量等。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按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进行,理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应有技能考核。
毕业实习要进行出科考核,毕业考试科目为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资格考试科目中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
(六)质量管理
依据《康复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制定:
“考核与评价对专业目标实现的教与学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教学结果的完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更有效地改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要注重诊断和指导,突出导向、激励的功能”。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专业目标,评价包括知识、技能与能力、态度三个方面,注重对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的研究,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检查方案:
1.学生学习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包括毕业实习)、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所有课程均应参加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3方面
2.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2种,各门课程的考核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跨学期课程按学期分别计算;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未通过必须课程学时,可补考2次获取学分。
3.选修课的成绩评定也采用采用百分制,未通过选修课程考核时,可补考。
九、毕业要求
(一)、学生通过在校三年的学习,修满学校规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所有学时学分,成绩合格,毕业时达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相关要求。
(二)、参加省教育厅规定的所有学业水平考试等级合格,顶岗实习总评成绩合格,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合格,是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
福建省莆田卫生学校
2020年9月